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在观念上从排斥商品交换转到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巨大飞跃。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计划经济的奢望太多总是设想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将能直接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计划和分配社会劳动也计划和分配社会产品并且设想到将来会由此逐步过渡到不必再经过商品和货币进行迂回曲折的计算。在这种认识条件下人们一直认为只是在两种公有制之间以及对外贸易领域才存在着商品和商品交换连全民所有制生产的生产资料都认为只是按国家计划生产和分配的产品象斯大林说的那样已经“失去商品属性不再是商品并且脱出了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仅仅保持商品的外壳”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9页。现在解放思想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着商品和商品交换承认生产资料也是商品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既然社会主义要以公有制为基础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怎么能够设想国有经济会容许国有产权的转让和流动既然转让和流动只能是两种所有制之间的事情允许国有产权的流动岂非必然要导致私有化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1995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
f次会议制定了“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在此期间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同时提出了“依靠市场竞争促进现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第一次把资产存量的流动和重组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这样产权流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所谓“产权流动只能是两种所有制之间的事情”以及“国有经济内部不存在产权流动”的说法本身就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国有经济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它是由许多独立的经济实体并以企业法人的形式联合组成的。这些企业法人是独立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经营有优有劣效益有好有坏。因此其存量资产及其产权不但可能在两种所有制之间流动和重组在国有经济内部各个经济实体或企业法人之间同样会有国有产权流动和资产存量的流动。没有这种流动不可能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可能推动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重组就不可能保持国有企业的壮大、巩固和发展。因此不是国有产权流动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是产权不流动造成的资产存量凝固化即呆滞本身已经造成了巨额国有资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