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独特作用
工会组织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组织体系健全、熟悉基层情况、了解职工意愿,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探索有效途径,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发挥独特作用。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时,要担当起职工利益诉求的代表者,发挥好协调管理的作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源头参与,推动政策、机制建立健全。工会要从党政工作大局出发,把一切社会管理活动放到社会管理全局中去认识和把握,协助并推动党政创造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的机制建设和政策完善。要进一步扩大一线职工和农民工在人大、政协中代表、委员的比例,加大立法制定和执法监督的力度,建立健全工会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的作用,积极推动和参与涉及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政策的制定、修改、完善。督促政府建立健全维护职工群众权益的各项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政主导的维权、保障、统筹协调等各方面机制,从源头上有效化解矛盾。工会要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政策制定。工会参与社会政策制定体现职工对社会政策的参与权,扩大社会政策的透明度,提高社会政策的有效性。把职工最关心、最
f现实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问题作为工会政策参与的重点,通过工会组织优势反映职工的利益诉求,准确表达职工意愿,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社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主张。
二、协调协作,多方满足社会需求。工会是联系党政与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要充分发挥沟通协调的职能优势,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自身能动性。工会要与政府、社会组织和其他相关部门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有效促进社会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在社会管理格局中,政府与工会是主导与协同,全局与局部,宏观管理与具体参与的关系,要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密切合作,各尽所能。工会要主动争取政府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资源,提高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层次,提高参与效率,提升参与水平。协调劳动关系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切入点。工会所扮演的角色是劳动关系中的劳方代表者、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职工参与管理的组织者,集体谈判的当事者、劳动争议处理的参与者和劳动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者。工会必须把握劳动关系的本质,积极促进劳动关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