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乐二中学习“271高效课堂”
2010年6月12日至13日,我与其余20名教师来到山东昌乐二中学习“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中,观摩了两节课,聆听了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精彩演讲及昌乐二中两位主任和四位学科负责人的现场答问,通过学习和观摩,本人觉得不虚此行,深深地感受到:一、271高效课堂得益于“六大解放”: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托是“以人为本”,得益于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学生的头脑不只是用于记忆,还用于思考。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技能、增强本领。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给学生机会表达,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演讲、主持、评价。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自由发展。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学生的高效学习,确保有更多时间从事学习之外的其他活动。二、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转变: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师长变为学生,由领导者变为组织者、合作者,变“教”为“启”,变“教”为“帮”。2、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要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3、教室功能的转变:使“教室”变为“学室”,使“讲堂”变为“学堂”。“教学”被诠释为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边学边习。三、高效课堂教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教学内容方面:20的知识通过自学完成,70的知识组内或组间合作完成,10的知识由老师指导完成。2、学生组成方面:每个学习小组由三个层面的学生组成(一般为六人:A对AB对BC对C),20的学生是特优生。这部分学生智商很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一味讲解,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创造性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潜能,禁锢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70的学生是优秀生。10的学生是待优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如何有效地组织这部分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互帮互学,达到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3、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课堂的45分钟,大致是20的时间(约9分钟)用于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的时间(约32分钟)用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10的时间(约4分钟)用于学生小结、巩固、检测、当堂过关。四、对于“271”高效课堂大致可分为五个基本步骤:1、读书自学,自主探究;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5、清理过关,当堂测评。在这五个环节中,通过观摩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