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医生雷奥凯纳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要求环境中的刺激保持原样行为刻板缺乏想象。Kaer将这类患儿命名为婴儿孤独症。我国开始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特别是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及重视。
而在家长们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是孤独症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看待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疗矫正孤独症幼儿另一方面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目标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特征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及交流、交往方面的障碍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的认识和情感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为我们了解认识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探索的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f1、文献资料查阅法。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掌握整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2、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
3、访谈法。通过访谈和家长、教师交流如实的记录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庭学校对幼儿的矫正教育情况。
四、研究的时间、对象
研究时间10个月
研究对象小班的一名特殊幼儿
五、研究实施阶段
搜集资料建立档案
1个人情况
姓名郑XX性别女出生年月2001年3月入学时间2004年9月
2家庭情况
父亲郑XX私营商人文化程度大专。母亲朱某某无业。文化程度中专。因工作繁忙父亲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是较传统的家庭主妇。两个人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治疗注重孩子的发展。
3表现情况。
郑XX小朋友表现情况
f能力项目
表现情况
交往
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和别人目光对视从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参加集体活动。玩具不感兴趣。固执要求得到某样东西。
语言
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以尖叫的方式对大人提出要求。
情绪
长时间发呆或经常性莫名其妙地咬牙切齿歇斯底里地尖声喊叫固执。
爱好
咬袜子、脱裤子有时甚至会喝自己的尿液尿盆、对小大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趁大人不注意玩起这些东西。
习惯
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上幼儿园或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