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节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算法、穷举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概念。
(2)让学生知道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语言的描述,特别是类似程序设计语言的自然语言描述。
(3)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2、
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步骤,并把它运用到新知识中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韩信点兵”这个富有生动情节的实例和探究、讲授、观摩、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二、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也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环境
1、
教材处理
教学内容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年4月版)中信息技
术部分的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的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选用《广东省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建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高中一年级
下学期或高中二年级开设。
根据2003年4月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阐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
选修模块之1,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里
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启动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
基础知识,用于本节课的启动Visual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等操作。本节课“计
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使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
序设计”这一模块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
设计、各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让学生在人工解题中发现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等步骤,并把它应用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去,这是
构建主义中知识迁移的方法。本节课还采用了探究、讲授、观摩、交流、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
结合的方法。
2、
预备知识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