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刀量在数控加工中通常称为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如图2所示。
图2铣削切削用量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和精加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从刀具的耐用度出发,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是:先确定切削深度或切削宽度,其次确定进给出量,最后确定切削速度。1)切削深度aP①在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a125μm~25μm时,如果圆周铣削的加工余量小于5mm,端铣的加工余量小于6mm,粗铣一次进给就可以达到要求。但在余量较大,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或机床动力不足时,可分多次进给完成。②在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a32μm~125μm时,可分粗铣和半精铣两步进行。粗铣时切削深度或切削宽度选取同前。粗铣后留05mm~10mm余量,在半精铣时切除。③在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a08μm~32μm时,可分粗铣、半精铣、精铣3步进行。半精铣时切削深度或切削宽度取15mm~2mm:精铣时圆周铣侧
f吃刀量取03mm~05mm,面铣刀背吃刀量取05mm~lmm。2进给量进给量有进给速度Vf、每转进给量f和每齿进给量fZ3种表示方法。进给速度Vf是单位时间内工件与铣刀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为mm/
mi
,在数控程序中的代码为F。每转进给量f是铣刀每转一转,工件与铣刀的相对位移,单位为mm/r。每齿进给量fZ是铣刀每转过一齿时,工件与铣刀的相对位移,单位为mm/z。3种进给量的关系为:Vf=f
fZz
铣刀转速为
,铣刀齿数为z。每齿进给量fZ的选取主要取决于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刀具材料、工件表
面粗糙度等因素。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fZ越小;反之则越大。硬质合金铣刀的每齿进给量高于同类高速钢铣刀。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越高,fZ就越小。可查取有关表格选取。
攻丝时,送给速度的选择取决于螺孔的螺距P(单位:mm),由于使用了有浮动功能的攻丝夹头。一般攻丝时,进给速度小于计算数值:
Vf≤P
表1:刀具材料与许用最高切削速度
表2:铣刀切削速度(mmmi

f2.曲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编程
2.1对如图3所示纸垫落料模凸模轮廓进行编程与加工。刀具直径为“10”,对号为“01”,切削深度为“5”,工件表面z坐标为“0”。给定毛坯为16010020,所有表面的粗糙度Ra为32
a)平面轮廓图
b)加工后的立体图
图3平面典型零件之一
1.工艺分析:1)几何尺寸分析。从平面轮廓图中知,所有尺寸的公差没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