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典型铣削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及编程
1.工艺分析的基本知识
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涉及内容很多,从数控加工的可能性和方便性分析,应主要考虑:
1.1零件图样上尺寸数据的标注原则
1)零件图上尺寸标注应符合编程方便的特点在数控加工图上,宜采用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也便于协调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与编程零点的设置和计算。2)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的条件应充分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在分析零件图时,要分析几何元素的给定条件是否充分,如果不充分,则无法对被加工的零件进行造型,也无法编程。
1.2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1)零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尺寸公差应能得到保证。2)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尽可能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次数。3)零件的工艺结构设计应确保能采用较大直径的刀具进行加工。采用大直径铣刀加工,能减少加工次数,提高表面加工质量。4)零件铣削面的槽底回角半径或腹板与缘板相交处的圆角半径r不宜太大。由于铣刀与铣削平面接触的最大直径dD2r,其中D为铣刀直径。因此,当D一定时,圆角半径r越大,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面积就越小,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能力就越差;效率越低,工艺性也越差。5)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数控加工过程中,若零件需重新定位安装而没有统一的定位基准。会导致加工结束后正反两面上的轮廓位置及尺寸的不协调。因此,要尽量利用零件本身具有的合适的孔或设置专门的工艺孔或以零件轮廓的基准边等作为定位基准,保证两次装夹加工后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1.3加工方法选择及加工方案确定
1)加工方法选择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二是己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该机床加工的零件。
f无论哪种情况,都应根据零件的种类和加工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和加工方法。
平面轮廓零件的轮廓多由直线、圆弧和曲线组成,一般在两坐标联动的数控铣床上加工;
具有三维曲面轮廓的零件,多采用三坐标或三坐标以上联动的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加工。
经粗铣的平面,尺寸精度可达IT12~IT14级(指两平面之间的尺寸),表面粗糙度(或Ra值)可达125μm~50μm。经粗、精铣的平面,尺寸精度可达IT7~IT9级,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16μm~32μm。
孔加工的方法比较多,有钻削、扩削、铰削和镗削等。大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