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即为一般公差,选用中等级(GB1804m),其极限偏差为:±03。数控机床在正常维护和操作情况下是完全可达到的。2)规划刀具路径。根据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应有粗、精加工。根据毛坯、刀具的直径,分二次进刀进行粗加工。留加工余量02mm。加工的起刀点设置在工件的外,距工件边约10mm。并设置刀补。为保证加工平稳不振动。手工编程起刀点与切入点是直线,如图4a);自动编程起刀点与切入点是圆弧,如图4b)。3)将典型零件的尺寸作如下变化:(达到IT7)
80→800030
40→4000039
140→14000400
当尺寸带有公差时,必须对尺寸公差进行处理。
fa)
b)
图4刀具路径的规划
3对尺寸公差处理的方法。一是直接换算,将公差换算成几何尺寸,供编程
和绘图用。二是用刀补值来完成对公差的处理。
2.2如图5所示的槽形零件,其毛坯为四周已加工(厚为20mm),槽宽6mm槽深2mm。编写该槽形零件加工程序。
8060
20
10
80
30
φ406M6深8
图5槽形零件
工艺和操作清单。该槽形零件除了槽的加工外,还有螺纹孔的加工。其工艺安排为“钻孔→扩孔→攻螺纹→铣槽”,其工艺和操作清单见表3。
f表3
槽形零件的工艺清单
材料
铝零件号
001
程序号
操作序号
主轴转速进给速度
刀具
内容
(r/mi
)(m/mi
)号数
类型
1中心钻
1500
80
T01
4mm钻头
2扩钻
2000
100
T02
5mm钻头
3攻螺纹
200
200
T03
M6攻螺纹
4铣斜槽
2300100、180T04
6mm铣刀
注意:槽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其余为Ra125。?
0030
直径(mm)4566
2.3图6为某快餐盒凹模的零件图。
图6快餐盒的三视图
分析:快餐盒的主要结构是由多个曲面组成的凹型型腔,型腔四周的斜平面之间采用半径为20mm的圆弧过渡,斜平面与底平面之间采用半径为5mm的圆弧过渡,在凹模的底平面上有一个四周为斜平面的锥台。凹模上部型腔为锥面,用于压边,模具的外形结构较为简单,为标准的长方体。
数控加工工艺:粗加工整个型腔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精加工上凹槽;精加工下凹槽;精加工底部锥台四周表面;精加工底部上表面;精加工上、下凹槽过渡平面。
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工件直接安装在机床工作台面上,用两块压板压紧。凹模中心为工件坐标系X、Y的原点,上表面为工件坐标系Z的零点。
刀具选择:根据工件的加工工艺,型腔粗加工选用φ20mm波刃立铣刀;上凹槽精加工采用φ20mm平底立铣刀;下凹槽精加工为φ6R3mm球头铣刀。底面锥台四周表面的精加工采用直径为φ4mm的平底立铣刀(因锥台直角边与底平面交线距离仅为4113m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