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数学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成效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密切关联。对于高一年级的新生,由于在初中学习的知识较浅,在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不复杂;到高中后,学习内容增多、内容加深,特别是数学学科,知识要求从初中的“比较形象”变为高中的“相对抽象”,从大多的文字叙述变为符号表达,学生的知识结构会发生许多变化。如果再加上一些学生缺乏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会导致部分学生因学不得法降低成绩,甚至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在高一第二学期时会出现明显的分化。所以,教师在高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环节分步骤开展指导。
1预习指导。
有一部分高一新生不会预习,开展预习停留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老师要求预习就马虎看一遍,找不到什么问题与疑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方法时要告诉他们:首先粗读,对课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大概浏览,初步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接着要细读,对课本中的主要概念、重要公式、重点法则以及定理认真阅读、感悟、思索,对一时把握不准的内容作出记号,养成做摘记的习惯,在课堂上带着疑问听讲。在预习方法上要随课预习,教师在预习前提出预习要点,帮助学生在预习时加强针对性。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2听课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科学的方法听课,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在“听”、“思”、“记”三方面下功夫。在“听”的方面要指导学生认真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一是认真听好知识讲解的过程;二是认真听取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分析,尤其是自己在预习中摘记下来的难点问题;三是认真听取书本例题讲解思路以及思想方法等;四是听好课堂总结。在“思”的方面主要对学生开展思维方法指导,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勤思考,在听讲时开动脑筋;在课堂上深入思考,要勇于对知识点追本溯源,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在课堂学习中要善于思考,结合学习内容开展联想、猜想与归纳;要树立批判意识,开展反思。在“记”的方面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些高一新生对于记笔记不太熟悉,往往是教师写什么自己就记什么,用“记”来取代“听”与“思”的作用,学生笔记哪怕记得很全面,但实际效果有限。所以要指导学生科学记笔记:一是记笔记服从认真听讲,在合适的时间记录;二是要把握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