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1、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成与反思
f一、复习检查二、学习课文
1、听写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学习第2自然段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2、讨论,交流:(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学习第5自然段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讨论: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3、默读,思考:(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5、小结:
1、听写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2、交流讨论
1、默读,思考2、讨论,交流: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1、轻声读,思考
2、讨论:
3、默读,思考:
4、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f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6、练习朗读。学习第4、3自然段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自由读,交流,出示:(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6、练习朗读。1、轻声朗读
2、讨论3、默读
自由读,交流,出示:
三、作业
(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