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非信贷资产的有关制度规定的,除已划分为损失类的,分类结果要下调一级。
第四章
(一)初分
操作程序
第九条风险分类一般分为初分、初审、认定三个程序:1收集整理资料。初分人员按风险分类要求,收集完善分类信息资料,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分类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各项资产的形成过程及现状;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投资类等非信贷资产交易对手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履约意愿;抵贷资产的接收、管理、使用情况及相关证明;非信贷资产操作风险管理情况;非信贷资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以往资产处置、变现损失率;对我行各部门有重大不利影响的各种风险因素分析等。特殊原因造成权属资料不全,对手信息不全等风险分类依据信息资料不完整时,必须书面说明形成经过和原因,经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签字确认后作为风险分类依据备查。同时,对会计核算科目的核对要做到准确无误,即各类非信贷资产的账账、账表、账款、账实、账据、内外账务均相符;2提出初分意见。初分人员依据分类标准,对不同非信贷资产采用不同的风险分类标准,综合评价非信贷资产的风险性,准确计量、评估预计非信贷资产的损失程度,归纳要点,对风险分类作出初步判断,提出初分理由和初步分类意见,并按要求填制《农商行非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底稿》和《农商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其中对单笔损失(或预计损失)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非信贷资产应分笔填制《农商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3确定初分结果。总行各部门(包括各经营机构)负责人组织初分人员对初分意见进
11
f行集体讨论,按科目或分类填制《农商行非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讨论意见书》,并在《农商行非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认定表》上签署初分意见,确定初分结果;4上报初分结果。将《农商行非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初分工作底稿》《农商行非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认定表》及其他资料等交总行风险分类工作小组进行初审。当附件资料过多时,经请示风险分类工作小组同意可拟定附件资料清单,并由负责人承诺依据资料的真实存在后,以清单作附件。(二)初审1审核初分结果。总行风险分类工作小组对上报的初分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是审核资料完整性、程序合规性、分类理由的充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2实地核查。根据初分情况总行要对重点项目进行实地核查,实地核查的比例不得低于20%,特别是对初分结果不准确或有疑问的,一定要逐笔实地进行核实,填制《农商行非信贷资产风险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