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来源。
二、产生贪污贿赂犯罪的主要原因1、在思想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思想意识消极。他们当中,除了极少数原来思想素质较差之外,大多数是好的,是做出贡献的,有许多还是“能人”,有些干部之所以犯罪,主要是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背弃了理想和信念,被社会上某些消极的思想意识所俘虏,因此长期放松或不参加政治学习,忘记了党员的标准,干部素质的要求,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极端个人主义乘虚而入,侵蚀了他们的灵魂,法制和道德防线被冲垮,于是他们逐步蜕化,走上了犯罪道路。2、心理上,均处于失衡状态。心理的失衡是犯罪产生的内在动力,心理一旦失衡,会产生内在的畸型需求,在这种需求的支配下,产生犯罪的意念、动机,进而实施犯罪的行为,某些干部道德品质低下,根本就不具备作为国家干部应有的素质,因此维持心理的平衡至关重要。盲目攀比,使私欲之间膨胀。不是比贡献,而是比享受;不是比廉洁,而是比奢侈;因此总感到自己贡献大,收入少,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他们往往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运用不正当的手段才谋取到某个职位,一旦权力到手,他们就原形毕露,千方百计寻找满足私欲的机会,滥用职权,急于捞回本钱,因而极易导致
f贪污受贿犯罪的发生。3、在价值观念上、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这与他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的偏差相联系,他们将理想、道德看得一文不值,他们的价值观是金钱享受和自私,这些人物欲熏心,金钱至上,追求高消费,高档享受,损人利已,无所不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往往表现为一定的冒险性和侥幸心理。他们一般都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但还是“搏一记”:被抓住,最多坐几年牢,抓不住,则富贵一生。在行为上,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为获取不义之财而不择手段。为个人私利,而不顾党和国家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利益。
三、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对策打击是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治标措施,预防才是治本之策。惩办贪污受贿者,令人解恨,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贪污受贿罪的发生,这样才能使国家利益少受损害,遏制贿赂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法律的等多种手段,严厉打击已经暴露的贿赂犯罪,增强威慑效应。要加强对国家工职人员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筑牢内心防线,深化体制改革,堵塞犯罪漏洞,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要抓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当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1、加强思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