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研究》中期报告张谢小学课题组
(2009年11月)
2013年,我校开发的科研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研究》在陈仓区教体局教研室正式立项开题,经过近半年的研究与实验,已进入中期,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我们的教师大多数仍是奉行把知识“喂”给学生,让原本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所具有的凡事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心理趋向的原始问题意识,在我们教师不断“喂”的过程中被一点一点地扼杀,致使学生学习方法单一、被动、陈旧。而新课标明确指出,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我们课题组教师经过反复磋商,最终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研究》(以下简称“问题意识”)选定为我们研究的课题。二、课题研究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14年级四个班为实验研究对象,重点是12年级。进行重点跟踪实验,全校作为面上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观察法、调查法为辅。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及目标1主要研究内容11小学生在不同学段(低、中)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
f12培养小学生善于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策略。13初步探索形成: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新模式。2主要目标21学生目标①低段侧重于:想问、要问、基本会问。②中段侧重于:敢问、会问、基本善问。22教师目标:①善于学习,做一名研究型、创新型老师。②善于启疑,提供问题意识的背景,应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③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④善于评价,对学生课堂提出的问题,要兼容并包,善于鼓励。四、课题研究保障措施1课题组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营造氛围,主领督导,保障课题研究经费。五、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做法1课题筹备阶段:2007年9月2008年2月11选题、论证,组建课题研究行动组。12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明确课题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水平。13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确定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