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开题报告
张夏镇纸坊小学
2012年10月
一、本课题研究目的、选题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内涵、因素、特征研究调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索出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方法途径及其评价指标为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主体性提供典型的案例。
2、《数学课程标准》也把“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列为具体的目标。可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上课很安静都认认真真地听我讲课却从来不提问题。平时我听其他教师的数学课时发现他们的学生也从来不问问题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带着学生学。冷静地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整个教学过程机械、沉闷、缺乏乐趣学生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的机会更谈不上对现实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回答错误或是问得不好就可能受到批评和嘲笑这样让学生产生厌恶、烦燥。就出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提问的兴趣越来越小出现无疑可问、不敢问、不知怎样问的局面。一个习惯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何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作为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曾提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专门书诗《每
f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
问题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
受传统教材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困扰、教师教学的遏制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提不出问题或不敢质疑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零问题状态”或“问题意识淡薄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缺乏批判、怀疑精神迷信权威。②解题能力很强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很差。③问题停留在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