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4110010课程名称: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实践课学分:1学时32(其中,课堂教学24学时,课外实践8学时,本课程课外实践容是指学生自行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目的与任务
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通过激发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创业和就业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应达成以下目标:1、态度层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树立职业发展规划自主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积极确立大学学习、创业和就业目标,并愿意为此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2、知识层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大学生能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涵及基础理论,深入认知个人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的涵及其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深入认知职业环境的概况、类别及其发展态势;了解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形势、流程及相关政策法规。3、技能层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掌握探索自我和职业环境、信息搜索与管理、职业就业决策以及求职面试等技能方法,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创业计划、就业实战等综合技能。
二、课堂教学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容设置三个模块课程,即“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教育”和“就业指导”,学时数分别为10学时、6学时、8学时,“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教育”模块在学生的第2学期实施,“就业指导”模块在学生的第7学期实
f施。(一)职业生涯规划模块课程(10学时)第一讲、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生涯、生涯规划与大学学习生活、人生发展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理解影响生涯规划的因素,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方法,从而真正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2学时教学容:第一节理解生涯规划的涵
1、生涯的涵2、影响生涯的因素3、生涯规划的意义第二节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1、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2、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3、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第三节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和步骤1、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2、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第二讲、探索自我兴趣和性格教学目标:学生应掌握自我探索技能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理解职业兴趣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性格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从而选择个人兴趣的职业领域,选择适合个人性格的职业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