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1961年又独具慧眼,在世界众多生物中甄选大熊猫作为会徽,将大熊猫作为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大熊猫又有了新的世界意义
客观地说,中国没有哪个物种像大熊猫这样受到中国和世界的关注,其保护不但是中国投人最多的,也是国际社会投入和关心最多的。几乎可以说,现在大熊猫的任何消息都是新闻。其命运牵动着人们的心,也关乎那些和它同生存于同一片栖息环境中的众多生灵。它是一杆旗,是一个保护的伞,只要大熊猫受到了有效的保护,只要大熊猫能延续下去,那它所惠及的将是那里的所有生灵,那里的人们。为此,不论是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分别发生的大熊猫分布区箭竹大面积开花,还是这次发生在大熊猫主分布区的汶川大地震对大熊猫保护的影响,都是中国和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应该说中国和世界对大熊猫的保护都是尽力的,早在1963年就建立了第一批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卧龙,白河王郎喇叭河让水河五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就将大熊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当前,几乎所有大
熊猫现存分布的区域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保护。截至2007年底,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已达62个,保护区面积达325万平方公顷,覆盖了71%的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的57%。作为国际自然保护的先驱,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WWF世界自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然基金会在中国1981年开展并资助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合作建立了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出版了第一本大熊猫研究专著《卧龙的大熊猫》,开展了大熊猫及其栖息的全面调查,制定了第一份大熊猫保护管理计划,引起了国际保护领域对中国这一特有物种的再次广泛关注。而且这一保护合作至今越来越深人和壮大,以中国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和当地社区为主体,更多的国际保护组织在支持并已参与到这项以大熊猫为旗舰的景观综合保护大型项目中来了。
在祥云托起的2008北京奥运会上,作为中国特有,世界关注、形态独特的大熊猫位列五个吉祥物之一的“晶晶”,这是众望所归。这里不只是自然的熊猫,也是大熊猫社会认知和文化价值对世界的贡献。大熊猫保护不仅是为了它的自然价值,长久来看也能影响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显现的是它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作为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象征,在人类生物多样性认识和保护的历史过程中,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大熊猫保护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中国,而且也是世界自然保护的需要。人与熊猫的和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大熊猫都是自然的主体之一。人类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