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错别字正确率达到97,补充词语一题,学
生掌握很好,但选择一个词语造句这要求,学生完成不够理想。可以看出学生在造句上缺少
系统的训练。作为执教者,有责任在下学期对学生进行完整而有系统的训练,让学生造句能
力得意提高。从句子相关题目看,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题。缩句“我从
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出现错误较多,其它题目问题不大,
属于个别情况。
从学生的基础知识答题情况看,学生审题认真,对知识的掌握准确,并能熟练应用,改掉了
以往丢题、审题不认真等马虎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平日教学备课认真,传授知识准确。
另外,成绩的取得与本学期年组教师按时教研、集体备课是分不开的,尤其期末复习阶段大
家将易错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课内知识掌握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如:古诗内容连线这样的题,
学生基本不丢分,说明我们的学生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课堂听课效率高。也说明老师们授课
时能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平时训练到位,不仅传授知识还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本学
期的活页作业的精心设计为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试卷中课内阅读部分选的是《走遍天下书为侣》中的重点段落,学生能根据平时的积累有条
理地进行分析理解,完成情况比较好。问题集中在“故地”的理解和读书哪三步上。期中“故
地”一词的意思应该是“老地方”,可有的学生理解成了与书有关的内容(语文教参22页这样
写道:‘故地’指书已读多遍,理解并熟悉)。经过我们集体探讨研究认为参考书中的这句话
是在分析理解句子,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解词。这样写是把“故地”在这个比喻句中的隐含着的
意思写了出来,其实是为理解句子服务。最后我们决定为“老地方”为正确答案。
课内阅读有这样一题:读书分为三步,每步都有任务,他先(
),再
(
),最后(
)。标准答案上给的是原文中的
重点词语摘录。学生在答这题的时候有的是原文的摘抄,有的是总结归纳。从这题上看,我
们认为总结归纳应该是更高一层次的答题方法,应该提倡。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有有
f意识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课内阅读一题完全能考核出老师的平时教学及学生听讲状态。也反映出学校重视平时的教研
工作,讲究实效。年组教研落到实处,周一、四下午集中教研时,有专人负责备课除关注
必须统一的内容,重点研究教学策略和学习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