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诊疗路径(住院试行)
一、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0)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二)诊断依据【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07年版),《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2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者,应考虑消渴可能。3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西医诊断】: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1
f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126mgdl;(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确诊。(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编码:BNV060)和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0)。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3符合消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四)治疗原则1控制血糖,使其尽量达到或接近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2筛查血管(大血管、微血管)及其他慢性并发症。3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使患者掌握出院后自我管理的方法。
2
f4全方位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理想
血糖(mmolL)空腹非空腹HbA1c()血压(mmHg)44~6144~806513080
良好
≤70≤10065~7513080~14090

7010075≥14090
BMI(kgm2)
男性女性
252445111526
2726≥4511~0915~2226~33
≥27≥26≥60092233
TC(mmolL)HDLC(mmolL)TG(mmolL)LDLC(mmolL)(未合并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