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考题分析与预测
化学实验内容无疑是新高考的考查重点,无论题量还是分值都占有很大分量。在选择题中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是高考常见的命题形式,预测在2020年的山东卷化学试卷中,很有可能会出现相同命题,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仪器组合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二)表格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真题展现
1.2019全国卷Ⅱ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
A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烯后静置
B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
D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后加1滴KSCN溶液
【答案】A【解析】乙烯中含有双键,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静置后溶液不分层,A不匹配;镁条与二氧化
点燃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所以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B匹配;根据反应Na2S2O3+2HCl2NaCl+S↓+SO2↑+H2O,SO2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是淡黄色沉淀,可使溶液变浑浊,C匹配;根据反应2Fe3++Fe3Fe2+,可得随Fe3+逐渐消耗,黄色逐渐消失,
加KSCN溶液后,溶液颜色不变,D匹配。
2.2019江苏卷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
A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溶液变为红色
向浓度均为005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B
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IKspAgCl
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
C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溶液显蓝色
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
D
pH约为8
CH3COOH的强
f【答案】C【解析】A错: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中可能含有Fe3+而不含Fe2+。B错:向相同浓度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KspAgIKspAgCl。C对: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说明发生反应2I-+Br2I2+2Br-,根据氧化还原规律可判断,氧化性Br2I2。D错:CH3COONa溶液与NaNO2溶液的浓度、温度不确定,故不能由盐溶液的pH大小判断对应弱酸的酸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