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额的不同步趋势与贸易顺差的下降结合在一起,似乎宣告着停止进口(原材料采购)与加大出口(清库)已经到达一个临界点,更直接的冲击将会随后呈现。外资方面:瑞银于2008年的最后一天抛售了3378亿股中行H股,美国银行2009年1月7日抛售562亿股建行H股,摩根士丹利拟将上海多项物业打包出售……一度对热钱涌入的担忧已经完全掉转方向。而另一方面,为保经济增长,各级政府纷纷推出了规模庞大的支出计划,同时随着各种税收减免措施的推出和企业盈利的弱化,政府财政状况不仅仅是增幅放缓,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这场由金融蔓延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不是像以前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稍纵即逝的匆匆过客,而会是一场持久和带来深远影响的经济停滞与通缩混合体(stagdeflatio
)。而随着年初爆发的加沙冲突,全球经济与政治链开始同时发生震荡,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在增加,正在进行的转型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痛苦。危机之下首重保障内需与欧美日不同,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国内居民消费不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宏观经济转型的重任。在经济危机导致的外围需求不足情况下,中国企业出现产能绝对过剩、规模收缩并开始进入紧缩周期。中国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在2008年12月26日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的“就业岗位蒸发”,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而广东省副省长黄龙云在2009年1月8日也表示,广东省去年全年转出的外省劳动力大约为60万左右,因经济危机导致出口萎缩并迫使一些工厂关闭。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转型毫无疑问是痛苦的,要保障经济发展,首要就是保障内需。在就业率快速下降的情况下,居民不得不取出存款用于当前和未来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从而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乘数效应下降,削弱经济活力;而证券市场与房产市场的资产价格大幅缩水则更会直接导致居民紧缩大额消费,甚至缩减小额消费来用于按揭还款。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就业与资产价格两者之间容易形成负螺旋循环,要避免这种情况,就业与资产价格就是两个需要同时出击的关键点。由于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按揭购房人的初始成本与月均供款都可能有较大幅度下降;股市虽然由于投资者信心群体与资金规模的制约,政府维持稳定的代价过大,但由政府积极改革和转型以及中国公司资产品质改善所带来中长期的正面信心较为充足,足够抵消对2009年5月份以前上市公司陆续公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