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问题及成因r
r
  1缺乏银行认可的抵质押品r
r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资金实力较弱,流动资金匮乏,信用评级较低,缺少银行认可的房产、土地等抵质押品,而符合银行担保要求的大企业又不愿为中小企业担保。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之间往往相互担保。因此就出现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现象。r
r
  2.缺乏贸易融资审批标准r
r
  在当前银行的统一授信管理中,由于没有针对贸易融资业务制定专门的授信审查标准,导致银行在审查贸易融资业务时,往往比照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审批,审批环节多、期限长、程序繁杂,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额度小、频率高、时效性强的特点不一致,给企业办理业务造成了很大不便。r
r
  3融资产品单一,融资对象集中r
r
  目前,国内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仍以传统的产品为主,即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信用证业务为主,品种少,且功能单一。国际上新兴的贸易融资产品如:国际保理、福费廷等则很少有银行开办,发展缓慢,且业务额极其有限,很难满足那些积极参与国际化的中小企业的需要。从融资对象来看,大企业资产质量优良,国际竞争力强,业务发展稳定,是各银行的主要融资对象,而对广大中小企业,则往往设定额外条件。即使中小企业能从银行获得贸易融资,融资的比例和金额都相当小,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r
r
  4.信息不透明r
r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与中小企业有关的财务和经营公开信息难以取得,银行无法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与风险评级,因而不能提供相应数量的融资服务。r
r
  5.缺乏高素质业务人员r
r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专业性强,中小企业和银行都需要懂国际贸易业务和银行业务的综合性人才。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也千变万化,由于业务人员水平有限,不但限制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和融资方式的创新,而且不会利用贸易融资业务合理规避风险。r
r
  6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r
r
  我国还没有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涉及到的票据、货权、信托等行为的权利和责任给出明确的法律界定的相关法律。一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与国际惯例不符情况,例如,银行在押汇业务中当客户违约时如何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另一方面,有些国际贸易融资的常用术语和做法在我国的法律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由于这些法律空白和不完善的地方,银行和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阻碍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r
r
  二、促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