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难以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一但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感到很别扭,因为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说的也是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而且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A:“我每天放学回家后,去玩电脑游戏,然后再写作业。”学生B:“字丑一点有什么关系,我们班写作业数我最快。”学生C:“作文可真难啊!老师逼急了,我就抄一下作文书。”……显而易见,这些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通过不断培养,良好习惯就会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而长久地固定下来。坏的学习习惯总在无意识地机械重复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靠有意识地一次次自觉练习而巩固。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前提。二、研究目标课堂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倾听习惯、表达习惯、作业习惯、书写习惯等各项学习习惯养成良好。三、途径及方法(一)、抓住关键期小学一年级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因为这一阶段,学生刚入学校学习,学习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他们对学习和学校生活都感到新奇、陌生,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大转折。在幼儿园时,以游戏为主,生活自由得多。而到小学,以学习为主,有了许多新的规范,如严格的学习时间,上课不讲小话不乱动,回答问题要举手发言,要按时独立地完成作业等。因此,在学习习惯培养上,这一阶段的可塑性最大,是培养的关键期。我要抓住这个关键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给孩子提出要求,并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要进行训练,没有训练就谈不上习惯的培养,养成的意思就是要训练,这样提出要求以后,要训练学生养成好习惯。第二,是激励,是强化。对于孩子来说,习惯的培养就是在父母和老师无数次的肯定中得到强化。要无数次肯定,“这样做好,……这样做更好……”只肯定一次还不够,应该是无数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