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例如,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功课,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就是将下一课的课文读熟,同时认识本课的二类字,完成预习的同学,老师应该给以肯定,并说“这样做真好。”第三,是欣赏。作为老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学生做了以后,鼓励他,表扬他,欣赏他,这些都是为了强化他习惯的养成,这些绝对是起很重要的作用的。例如,在课堂学习习惯养成中,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有的学生提出了与自己不一致的见解,这时要欣赏他们,同时鼓励他们,要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要表扬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的学生。第四,学习习惯养成要严格。不同行为习惯有不同的标准,在和学生一起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有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训练,往往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是不行的。心情好的时候,学生做得不太好也可以放过去;心情不好的时候,学生做得好,看着也不顺眼,就对学生严格要求,恨不得一天训练出来一个品行优良的人。
f第五,学习习惯养成要坚持。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不坚持,今天训练,明天放假,行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第六,学习习惯养成要抓反复,反复抓。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个长期工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由于人们往往具有惯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在对孩子进行训练时,要反复抓,不能放松。(二)、结合教学活动严格训练这是使小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教师应抓住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预习到听课,从作业到阅读,从复习到考试,都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有些环节在学校里不能监督,就应该和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如:完成作业,放学回家必须先完成家庭作业,而且要讲究质量。起初我要自己检查学生的作业,以后在每行中选出2个组长,培养组长检查作业。训练中非常重要的是示范,告诉他怎么做,并表扬班级中作业完成好的同学,把他们当榜样,粘贴作业星。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同学要求他们在课间必须将作业补上,不能让他们有得过且过的想法。同时父母的责任也很重要,对于屡次不完成作业的同学,要及时和他的父母取得联系,让他在父母的监护下完成作业。当发现他有点滴的进步时,及时给以表扬和鼓励。可以采取让家长在家庭作业本上检查签名的办法来监督学生。(三)、树立榜样,潜移默化“身教胜于言传”教师要时刻记住:自己就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具有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