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吸附即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连续分配,从而达到分离效果。2常见的吸附剂有:羟基磷灰石,硅胶,活化氧化铝-硅胶,活性炭,大孔吸附树脂。3依据层析方式不同,吸附层析法的种类柱层析,薄层层析。4薄层层析的操作步骤:1、薄层板的制备2、点样3、展层4、显色5、检测
第八章凝胶层析法
一相关概念:
1凝胶层析法:以多孔凝胶填料为固定相,利用分子筛功能将分子大小的样品组分加以分离的方法。2外水体积:指凝胶柱中凝胶颗粒周围空间的体积,即流动相的体积。3内水体积:凝胶颗粒中孔穴的体积。4柱床体积:凝胶柱中所能容纳的体积。5排阻极限:指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孔穴内部的最小分子的分子量。6吸水率:1g干凝胶吸收水的体积或重量,但不包括颗粒间的吸附水分。
二知识点
1分离原理:凝胶具有网状结构,小分子物质能进入其内部,而大分子物质却被排阻在外部,当一混合溶液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溶液中的物质就按不同分子质量筛分开了。2常见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交联葡聚糖与双丙烯酰胶共聚凝胶,琼脂糖凝胶,交联琼脂糖凝胶。
第九章免疫层析
一相关概念:
1抗原:指进入异种机体后,能致敏淋巴细胞、能与抗体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称为抗原性。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特别是浆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又称免疫球蛋白。3免疫佐剂:先于抗体或与抗原一起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4半抗原:有些小分子物质只有抗原特异性而无免疫原性故称半抗原。
二知识点:
1抗原性包括:免疫原性和抗原特异性。
f2一个良好的抗原应具备的条件:分子足够大,外源性强,结构尽量复杂,可降解性好。3人类抗体的种类:IgG、IgA、IgM、IgD、IgE。4佐剂的种类:无机佐剂、有机佐剂、合成佐剂。5单克隆抗体产生的机制:[1]骨髓瘤细胞的特征:骨髓瘤细胞是一种恶变细胞。它在体外有无限的增殖力,并能分泌很多化学结构均一的免疫球蛋白,但特异性较差。当它与不同性质的动物脾细胞融合时,可形成杂交瘤细胞株。该细胞株在HAT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而骨髓瘤细胞则在HAT培养基中不能生长。[2]脾细胞的特点:经免疫的动物细胞,不能在体外增殖,但是能产生相应的特异抗体,能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形成可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3]单克隆抗体的产生:把骨髓瘤细胞和经免疫的鼠脾细胞置于聚乙二醇中融合,然后在HAT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