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曲两遍)教师:现在老师用琴教唱,电子琴弹一句,你们唱一句,耳朵可要仔细听哦!(教师用琴带唱一遍。以现音不准的乐句及时纠正。)教师:你觉得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唱?学生:高兴、快乐的……教师:为什么呢?学生:因为过节很快乐,唱这首歌时觉得很高兴……教师:那就让我们带着高兴、快乐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学生快乐地齐唱歌曲)教师:这首歌里,最有特点、出现最多的是哪一句?学生:乃哟嗬。教师:那你觉得这一句是唱轻一些还是重一些?(学生答案不一)教师:就让我们来唱一唱、试一试吧!(一、二组学生在“乃哟嗬”处用弱力度演唱歌曲,三、四组反之,用强力度演唱。)教师:你认为哪种唱法更适合过土家族的社巴节呢?学生:唱得强一些。(学生有感情地齐唱《乃哟乃》,并在“乃哟乃”处稍加强力度。)教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好像把我带到了土家山寨。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社巴节,跳摆手舞呀?学生:想!教师:社巴节到了,天亮了,寨子里的小朋友醒来就开始呼唤“乃哟乃”。创设情境,分组站在“山头”他句呼唤同伴:在“社巴节”的歌舞中结束本堂课教学。教学反思:
《乃呦乃》一课,是一节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用
欢快、活泼的情绪来表现歌曲。
运用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与音符朋友做游戏”的方式作为这节课的开始,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歌曲只有简单的三个音,但是把这三个音唱准是学
习歌曲的基础,因此我采用了单独演唱三个音、按节奏唱准三个音,三个音自由
22
f组合节奏试唱,这样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由浅入深,水到渠成的进入到了歌曲的学习,并为歌曲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了解土家族的风土人情,是这节课的一个巧妙之处。首先学生会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去看,其次学生学会了土家族的歌曲,会潜意识里把自己学到的歌曲融入到视频之中,真正理解了《乃呦乃》这首歌曲。最后通过跟老师一起来学摆手舞,巧妙的把相关文化渗透到了教学之中,让学生小组合作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23
f彝家娃娃真幸福
课时:一课时设计理念:
音乐是一门人文课程,它主要通过运用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精神追求。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感。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培养对音乐的有趣阶段,所以本课通过体验、探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