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包括营丘镇当地的名吃“马宋饼”“阿陀粉皮”等。(二)校内利用:创新校内育人方式,大力传承营丘文化1、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各学科教师充分借鉴、利用这些文化资源,选取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充实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之中去,高度关注家乡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时搜集并引进学科教学,或用来创设教学情境,或用来设计练习题目,以丰富课堂教学的素材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将营丘传统文化教育及时渗透进各科教学中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又激发了学生对营丘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还对学科教学、地方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找准三者的“交叉点”,渗透营丘传统文化,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小课题研究,实现学科教学、地方课程教学、营丘传统文化教育三者的高度统一,避免了各学科教学中肤浅知识的机械重复,既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又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各学科教师还利用营丘传统文化设计一些课堂教学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素养。2、推进校本课程实施相比其它学科而言,校本课程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地方性、趣味性和吸引力,更能组织起有效的活动。到目前为止,我镇中小学共开发出3门有关地方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并已经全部开展了正常的学科教学。学校本着“谁开发、谁上课”的原则,实现校本课程兼课制度,每门课程每周安排05课时。截至目前,营丘镇中学开发的《走进营丘》已经开课一学年,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差异》、《营丘文化》本学期也已经开始向学生授课,学生们在学习中进一步领略到了营丘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采用三维评价标准(见附表五):一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知识性的收获,即掌握知识的情况;二是看学生能力的发展状况,即在学习及活动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课堂纪
f律、合作交际能力、组织能力、有无新的发现和收获等;三是看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即在学完这些课程后,能否将学过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从而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校本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不采用书面考试打分的方式,而是采用发展性评价,即对学生采用星级评价形式记录在案,并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