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鲜的管理进入恶性循环,降低整个超市的竞争能力。只有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销售额,合理分析顾客需求才能找到生鲜商品经营的出路。
要提高销售必然要增加采购量,没有商品就没有销售,增加采购量的同时也存在增大损耗的风险。这里所讲的控制损耗是实际上是控制损耗率:
假设西红柿销售100斤,损耗10斤,那损耗率是10,如果增大采购量加促销,销售达到500斤,损耗增加到30斤,损耗率为6。增大采购量和促销活动实际上起到了降低损耗的作用。
降低损耗的途径:1、加快商品的流转速度,生鲜商品流转过程中会出现损失,而且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
决定了越快把商品销售出去损耗的就越少。因此,我们的定价策略始终是同等品质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2、分级上货,质量差异较大的商品必须分级上货,残次品一开始就以低价或打包处理,精品做毛利,次品减损耗。3、及时打折,每日两次对商品进行检查,品质有降低的商品及时进行打折处理,生鲜的绝大部分商品库存越久越不会增值。(每日11点、15点对商品进行检查)4、控制订货量,订货之前作出销售预估,保证不断货的前提下,尽量控制采购量,对拿不准的商品适量加大,不要盲目订货。5、加工净菜及配菜,培养净菜及加工菜的人才,蔬菜、水果及肉品加工拼盘。6、联系工厂、工地和食堂等地。七.生鲜商品经营的发展趋势生鲜商品的经营现在虽然可以说是十分火爆,但是由于整个中国农业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加工环节的可变性较大,导致生鲜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但是由于社会对于生鲜商品的要求不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传统的农贸市场被生鲜超市取代是必然,而各种大型超市也必将增加生鲜商品经营的面积。社会的重视必将促进整个生鲜商品的发展,甚至会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八.关于采购的一些思考采购是整个生鲜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采购的成败决定了生鲜的成功与否,因此生鲜采购的要求非常之高。1、采购必须熟悉生鲜商品的季节、产地、商品的质量标准以及哪些是市场所需要的商品。2、采购必须全身心投入工作,必须货比三家,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为完成采购任务而全力以赴。3、采购的流程必须要有监督,任何没有监督的权利都会泛滥。所有采购流程必须有两人以上参与,同时采购的商品验收时必须称重、点数。4、是先加大采购量才能增加销售还是增加了销售再增加采购量?不合理的增加采购
f量会增大损耗,但过于保守的采购会导致畅销商品断货,下午、晚上甚至于上午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