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2、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自主探索富有吸引力,打破束缚学生创造力的枷锁,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避免学生产生紧张、厌倦的情绪,使学生感到自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研究。三、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勇于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尝试,积极发言。为学生营造创新的空间,给学生尝试创新的自由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关于圆锥课题的时候,可以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空圆柱圆锥、水,以三人小组为单位,动手合作操作讨论关于圆锥的相关问题,学生在操作中会探索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老师又可以提出各种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例如:请同学们说出具体理由来?有的学生会回答:我将满圆锥水往圆柱里倒,结果3次将空圆柱倒满,因此,我们小组得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有的学生回答:我是将满圆柱水往空圆锥里倒,结果3次才倒完,因此,我得出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反过来说,圆锥的体积就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这一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创设了好的思维情境。通过小组合作、操作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1、10、1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1元10角1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1米10分米100厘米,此时教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1元10元100元,1米10米100米,对于这几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创新教育的要求出发,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必须建立健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唤起他们的成功欲望。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要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发言的能力。在教
f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给学生自由,要还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尝试,要让他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