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第十一册美术教学计划
课题第一课徐悲鸿与奔马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2、激发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教学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重难点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教学准备
2、录像带《群马奔腾》;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
4、水墨、毛笔、纸等。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
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
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
2、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不仅同学们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
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非常欢快,
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
5、放录像,学生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6、总结
f课题第一课徐悲鸿与奔马
第2课时总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