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所以我们下面给大家一个概念,就是心理应激,英文叫STRESS。心理应激是指的人对与外界有害的物质威胁挑战,经过自己主观评价之后,知道这样一种刺激,这样一种不良的事件或者客观事物,会给自己造成威胁,可能威胁我们自己的生存和地位。在这个时候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就称之为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由应激源引起来的,为什么我们进入了应激状态,是因为我们遭遇到了应激源。有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叫拉扎洛斯,他曾经给人类所遭遇的应激源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类,一般来讲,按照拉扎洛斯的分类,人类所面临的应激源可能有三大类,第一大类灾难性事件,第二大类个人应激源,第三大类背景性应激源。灾难性事件就是那些刺激强度比较大,对人们的精神上的创造比较严重,而且影响的范围比较广的那些事件,比如说火山、地震、战争,这一类的事情,它影响的范围很广,它刺激强度很大,涉及的人数很多。当事人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心理的创伤,或者是遭受心理的挫折。第二个就是个人性应激源,个人性应激源它对于人精神活动影响其实也是很大的,只不过跟灾难性事件比较起来,它涉及的范围比较狭窄,影响的人比较少。比如说像失学、失业、失恋等等这样一些事情,就构成个人性的应激源。第三,背景性应激源,比如像噪音、拥挤、空气污染等等,这样一些应激源它的刺激强度不强,但是它的作用时间长。当然还可能包括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比如说我跟我们单位的某一个同事,我看他不顺眼,他看我不顺眼。但是我也不能调走,他也不能走。我们俩长期要在一起工作,这样也构成一种背景性应激源。久而久之,会长期使人处于慢性的低设备应激的状态,也容易患有心身疾病。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应激源作用到人体都会导致人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呢?这里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起作用,什么因素导致同样一个应激源作用于我们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反应不同呢?大概有以下这么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个性特征,这个人是比较外向,是比较内向。这个人喜欢热闹的场面,还是喜欢一个人独处。是喜欢静还是喜欢动。如果一个人比较外向,如果一个人比较合群,假如他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失恋了,他就会去找他的好朋友,他就会去找老师,他就会去找同学、找家人倾诉,获得情感上的支持。那么有可能有助于他更平稳地度过他的这个创伤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比较内向,平常沉默寡言,当他遭遇到什么挫折的时候,内心的体验就很强烈,有可能出现比较强的内心应激,而且他不善于表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