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比亚迪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由王传福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发展至今,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
截止2008年底,公司总资产额近32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超过133亿元人民币。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88亿元,实现利润1021亿元。比亚迪汽车在2009年完成汽车销售近45万辆,销售额21497亿元人民币,利润额3033亿元人民币,利润率达到1411。比亚迪的利润率约为中国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两倍,国际平均水准是3左右。2011年,全国民企500强排名第18位。
一、宏观环境分析(一)政治法律因素首先,我们可以看出从建国初到现在,政府一直是比较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政府对于我国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角色,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政治和法律的因素可以说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因为我国的汽车行业起步晚,基础不好,所以政府给予的一些利好政治、法律因素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宏观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看来我国的政治法律环境还是比较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节能环保的汽车。例如2009年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给出了很多有利于汽车行业发展的政治法律因素如下:减征乘用车购置税、促进汽车消费信贷、支持汽车企业重组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汽车企业技术投资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等等。同时,我国的进出口关税政策也十分利于我国汽车对外出口。而且也明显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类型的汽车在政治和法律上是给与大力支持的,并且这种支持力度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其次,政府执法机构力度不断增强,约束企业营销活动的立法不断增多。它不仅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让大家能够放心买车,更是有效地保护了企业间相互的利益,防止了同行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而导致的整个行业的发展停滞。总体来说,我国的政治法律因素对汽车制造业还是比较有利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该行业的市场规则并且运用了一定的行政手段支持着该行业的发展。(二)经济因素经济环境是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想要生存下去并且得到长远发展的企业都必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