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
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学科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但问题的关键是教学实践中如何去渗透。教师们感到,语文教学本身就有“文道结合”的教学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似乎很难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因此掌握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f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德育因素教师在教学知识同时要注意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悟道明理。
①结合教材内容及时渗透。
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而论一般可以从下列五个方面去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点”题意和数据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
②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
教师通过渗透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限于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过程教学“年、月、日”时则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八一建军节”、“香港回归日”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2)陶冶情操潜移默化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互相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规律因而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辩证思维提供了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含有的哲学因素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3)示范导行感染习惯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f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