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在此,结合本人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粗浅认识。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一年级小朋友一进入学校,第一节课就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材第2、3页出示“可爱的校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情景,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美丽的校园,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品德教育。在学习“高、矮”时,出示了两个小朋友护送一位眼盲的老爷爷过马路,可对学生进行尊敬老人的教育,明白尊老爱幼是
f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珠算时,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最早的计算器,它不仅具有计算功能,而且在启迪思维、开发右脑,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根据教学内容我出示了国旗、红领巾等实物,让学生先说说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要爱护它;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献血染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再认识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幸福生活,是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责任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长大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祖冲之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这样以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的骄人业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学“百分数”时,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可以介绍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作为中国人为此而感到骄傲、自豪。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