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季度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护理质量安全意识,提升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和防控能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院鼓励各科室及个人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进行阶段性回顾性分析,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根据统计,我院2018年第三季度总共发生不良事件14例,其中发生率居前位的是:非计划性拔管6例,跌倒4例,用药错误2例,这3项占全部不良事件的8571;发生在全院各科室,发生率居前位的是ICU2例、外一科2例、五官科2例、内二科2例,占总数的5714;按当班护士层级,发生率居前位的是护师8例,占总数的5714;按时间分类,其中晚夜班发生10例,占总数的7143。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一)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分布(见图1)
图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分布
f(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见图2)
图2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
(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见图3)
图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
f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非计划性拔管
1发生科室:外一科,ICU内二科2原因分析:(1)护士工作缺乏预见性,缺乏责任心,对高风险病人评估不到位;(2)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如躁动不安、疼痛等;(3)对患者及家属宣教及沟通不到位,不知晓置管的重要性;(4)当班护理人员巡视不到位,对患者活动前的评估不到位;(5)导尿管质量问题,置管前未检查导管的完整性;(6)导尿管水囊未打适中;(7)管路未妥善固定;(8)带入导尿管无法监管置管过程及导尿管质量。3整改措施:(1)加强宣教,与病人及家属多沟通,告知置管相关重要性,提高依从性;(2)科室加强对各项操作技术的培训;(3)各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管道安全管理,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4)操作前检查物品的完整性;(5)妥善固定导管,教会患者在各种体位状态下导管固定方法;(6)必要时保护性约束;(7)加强巡视,加强护士责任心,关注高风险患者管理;
f(8)各种标识及防范措施到位,特殊患者重点交班;(9)加强患者心理护理,使之配合治疗。(二)跌倒
1发生科室:五官科、内二科、内三科2原因分析:(1)值班人员未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工作责任心不强,未引起足够重视;(2)患者及患者家属依从性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疾病不够重视、不配合治疗;(3)行走辅助工具选择不当,遇雨雪天气医院环境后勤处理不及时;(4)未遵循医疗原则,当班护士经验不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