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环境设计专业)
课程编码:1810114180
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先修课程:空间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着重介绍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等景观生态
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土地分类、土地评价、景观规划和
管理的方法及国外景观规划的实践经验,掌握在景观水平上维持生物多样性、制
定景观水平的对策和办法。本课程是与自然资源和土地利用有关的事业的理论基
础,对景观规划设计、城市绿化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新方向、理解景观生态学学
科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掌握景观、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内涵。
教学内容:第一节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第二节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第三节景观生态学的展望教学重点理解景观生态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教学难点掌握景观、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内涵。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景观生态学理论产生的基础、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一般原理。
教学内容:
f第一节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第二节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教学难点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景观异质性的测度、掌握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斑块、廊道、基质、网络的概念及类型、特征与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景观空间单元
第二节景观粒度与对比度第三节景观边界与生态交错带第四节网络第五节景观异质性及其测度教学重点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阶段和内容。教学难点是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
第四章反映景观功能的生态流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景观生态流的产生机制、理解林带的影响,理解流与景观结构的相互作用、掌握景观生态流的类型及其运动特征。
教学内容:第一节流的产生机制和林带的影响第二节相邻景观要素间的无机流第三节动、植物在景观中的运动第四节流与景观结构教学重点掌握景观生态流的类型及其运动特征。教学难点理解流与景观结构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景观变化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景观变化时空动态模型;理解人类在景观变化
f中的作用;掌握景观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掌握影响景观动态的因素,掌握景观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