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51153901100张砚炳
摘要
本文首先对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进行简单说明,并介绍了景观生态学学科的起源于形成。随后介绍了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展,从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了详述。最后总结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提出见解。
关键词: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引言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空间异质性的陆地区域。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特征,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同时也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因此对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在宏观上解决物种的保护与管理、土地利用的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维持、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于1939年由CTroll首先提出并应用的,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形成一门独立的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焦点是景观的3个特征1、21景观结构;2景观动态;3景观功能;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空间数据和分析方法得到大量应用时,人们才加深了对空间异质性由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造成的理解。从此,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更为迅猛。如今,景观生态学的许多概念和方法正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的多个分支。景观生态学方法既可应用于陆地,又可应用于水生和海洋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研究促进了人们对空间异质性的起因和结果以及其尺度影响的理解,同时景观生态学研究也影响了自然和人工景
f观管理。而纵观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我国林学家徐化成认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
内容除了基础的三个特征外,还应包括景观规划与管理,即根据景观结构、分布和功能,制定景观管理、保护、建设和恢复的计划,确定相应的方法和规划。陈吉泉将景观生态学的内容进一步细分为9个方面3即①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②等级结构与尺度变化;③景观破碎化和边缘效应;④景观积累效应;⑤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中的应用;⑥景观基质与景观连接性;⑦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学科的参与;⑧景观或生态系统经营;⑨景观数量方法。与其它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明确强调了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与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核心是生态系统的时空异质性。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总结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