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级速率过程:指药物的转运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与药物量或浓度无关。临床上恒速静脉滴注的给药速率以及控释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即为零级速率过程。5、生物半衰期:指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以t12表示6、清除率:整个机体(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的药物消除率,是指机体(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消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即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用Cl表示,公式如下:
dXdt代表机体或消除器官中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X为体内药物量,V为表观分布容积,C为血药浓度。
第八章单室模型
1、单室模型:某些药物进入全身循环后迅速向全身各部位分布,并在血液、组织与体液之间达到分布动态平衡,即动力学上的“均一”状态,因而称为单室模型。2、静脉注射1)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3
fk为一级消除速率常数,初始浓度。
2)基本参数k与Co的求算(以上述公式的
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k2303b
b为直线斜率,a为截距。3)生物半衰期
4)表观分布容积
为静脉注射剂量。
3、静脉滴注体内血药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
1)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
为静脉滴注速率。
4、血管外给药
1)达峰时间(tmax)和峰浓度(Cmax)
4
f一级吸收速率常数,F为吸收率(0≤F≤1),给药剂量。2)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3)残数法步骤
①根据
t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求得尾段直线方程
(或
式中
),根据斜率求得消除速率常数k、消除半衰期,根据截
距求得A。②将吸收相中的时间代入尾端直线方程,求得尾端直线外推线上血药浓度值。③用外推线上血药浓度值减去吸收相中同一时间点的实测浓度,即得一系列参数浓度C
④根据根据
t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求得残数直线方程
(或
⑤若已知F、,根据A可求出V值。
),从而根据斜率求得吸收速率常数、吸收半衰期。
第九章多室模型
1、α称为分布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或快配置速率常数;β称为消除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或慢配置速率常数。α和β又称为混杂参数。两者的关系有:
αβk12k21k10αβk21k10
第十章多剂量给药
1、多剂量给药:指药物按一定的剂量、一定的给药间隔,经多次给药后才能达到并保持在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给药方法。多数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多次给药方可达到有效治疗目的。2、多剂量函数:
5
f
为给药次数,为一级速率常数,τ为给药间隔时间。3、达坪分数:指
次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