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问题九:马克思主义强调建立强大的国家,这会消除让人们的自由。在铁腕领袖的领导下人们的民主受到了践踏。
反驳:马克思本质上是反对国家的,他主张消除作为暴力工具的国家,但是由于人们无法摆脱公共事务,所以仍旧需要一个无私的管理主体。他看到了国家要想实现公正所面对的困难,也承认国家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的事实。他从不试图去建立一个有关国家的乌托邦主义,只是认为概念的管理方式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对自由的侵犯,我们必须有集体去保证这种自由。
问题十:当下出现的女权主义、民族主义、环保主义等已经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下问题的知道,马克思主义已经被这些全新的政治激进主义代替。
反驳:以女权主义与殖民主义为例,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它们之间的渊源。在某种程度上,它们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延伸。比如,女权主义延伸了对家庭内部劳动的问题,这是马克思所没有论及的。作者本着客观的精神,指出了马克思忽略的,乃至对殖民地国家历史不恰当的评价,并分析了这种言语背后的原因,即“压迫虽然肮脏可耻却能够将资主义的现代性因素带给“开化”的地区”的这种目的论的观念。总之,当下的一些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割裂的,我们仍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分析问题,它是生长着的理论,那些让它退出历史舞台的论断是没有道理的。
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反观现实与自我
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用为数不多的文字,反驳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面临的诸多争议:对人性的忽视、暴力革命的倡导、经济决定论的倾向、政治的乌托邦……他以极强的问题意识和清晰的逻辑架构对这些“马
4
f……………………………………………………………最新资料推荐…………………………………………………
克思主义的污水”逐一地清洗,不仅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也启发我们用新的视角与眼光去思考当下存在的问题,并反思我们自身的一些思维的弊病。以下就将从“现实”与“自我”两个方面出发论述我对该书的思考。
一、正视现实中的“阶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以“阶级斗争”为根基来践行自己的理论的,通过革命的形式打破阶级之间的壁垒来实现普遍意义的公正,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色所在,但也是最为人所诟病之处。究其原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打破阶级界限的斗争是一条充满了流血与牺牲的道路,并且没有产生预期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