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习惯浅谈几点看法:
一、巧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在上课前,教师要将精心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就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的重点,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同时,教师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温馨提示:如掌握所要预习的知识点;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内容;对于理解不了的问题,用笔记下自己存在的疑问。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带着问题听课,使听课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解决那些疑难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听课时的被动地位,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兴趣盎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三要”:一要注意学法指导;二要规范使用;三要经常训练。学法指导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时,可以教给学生利用“十字交叉法”来书写化学式,书写规则是: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数价数要约简,写好式子要检查。再如:学生往往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记忆感到非常困难,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教给学生书写记忆化学方程式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结合化学反应现象来记忆。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为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白色粉末为氧化镁,是生成物,镁和氧气是反应物,反应条件为点燃。二是根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来记忆。三是借助于反应规律来记忆。例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因为有规律可循,所以根据反应规律书写、记忆比较容易。如:酸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两两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盐和水。规范使用,就是要求学生使用化学用语要用得正确,符合规范。如:化学符号中大小写的区分、上下标的规范、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教师可以布置足够的练习,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