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学任务。随着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决不意味着教师从此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只是要求教师要改变角色,从过去那种单一的讲演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调控者,那种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非此即彼”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才能更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探索是在教师的引导
f下进行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他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价者。为便于探究,需要教师把所探究的数学问题创设成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为使探究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全程跟踪、观察及时给予引导;为鼓励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探究成果,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为使探究获得最大的合力,教师还必须注意处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3)探究与结果性原则: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充满科学术语的教科书上,而应着力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主动探索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出发,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索过程,自己做出假设、选择方法、探索验证,并进行表达交流和补充完善,通过同化、平衡与顺应,有效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准确无误。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去学习,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绝不允许以牺牲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代价。探究式教学中必须注意“问题解决”,不能为“探索”而探索,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杜绝“探而无果”,也就是说探究式教学必须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双赢”。
数学教学的效果和别的学科有点不一样,更加的带有立竿见影的性质,所以我们更加要慎重合理的使用探究式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追溯人们关于探究式教学的探究历程,可以发现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性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①探究式教学仅限于课堂教学,且探究的课题一般是教学内容。②探究式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③探究式教学必须具有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过程。④学生探究的重点不在结论而在过程,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自主(强调主动性和独立性)探究问题的过程是探究式教学的灵魂和核心。这一点也是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根据探究式教学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