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谋生技能以及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学校特别重要,社交技能的习得特别重要。
儿童如果在这一阶段“体验到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就可以获得勤奋感,即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为寻求各种劳动职业作准备。
生活中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充满爱意的关注和鼓励,是儿童获得勤奋感的必要条件。
如果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同伴)嘲笑他或对他漠不关心,儿童就不会获得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丧失信心。
在这个阶段,儿童如果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而忽视生活其他重要的方面,也不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
如果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超过自卑感,儿童就会形成能力这一品质。
5青年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f这一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儿童懂得了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一阶段,儿童必须仔细思考所积累的所有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种生活策略,如果这样做了,就获得了同一性(ide
tity就长大成人了。
但这个阶段是寻求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这一阶段是“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获得了积极同一性,个体就会形成忠实的品质。否则就形成不确定性。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自我同一性(egoide
tity):
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体未来的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Erikso
1959p118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意识。
如果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就会导致同一性混乱(ide
tityco
fusio
或形成消极同一性。
同一性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消极同一性:形成与社会目标相背离的同一性。
6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1825岁):
只有建立了牢固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地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爱就是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
没有同一性的人,就会担心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这种人就会离群索居中,不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
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亲密感超过孤独感,就会形成爱情的品质。
7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2550岁)
如果个体形成了积极同一性,并且过上了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就会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进行交往,或生产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财富。“繁殖”包含有“生产”与“创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