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与两
者呈线性正比关系,若t日无雨,则根据水量平衡方程:
3、算例动手算一算
例某流域经分析求得WM100mm,6、7月份多年平均的流域日蒸散发能力
为56mmd和62mmd,试计算表31中6月25日~7月5日的逐日Pa值。
首先,算得:
表31Pa计算示例
月日Ptmm
K
Pamm
备注
1
2
3
4
5
6256030944
6267880944
6271470944
100
62862963071
0944094409440932
100944891830
Wm100mmPa为每日开始时的前期影响雨量
722020932774
732190932909
74
220932
100
75
0932953
表31所列资料可知,6月25日~27日雨量很大,并产生了径流,故6月27日Pa可达到WM,于是该日Pa值取100mm,按照式(34),6月28日的Pa0944′10014071083>100,故28日的Pa值取100mm。
第三节流域产流分析
内容提要介绍自然界两种基本的产流形式,并建立产流理论的基本概念。
学习要求
f掌握自然界两种基本的产流形式,并建立产流理论的基本概念。一、包气带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
流域上沿深度方向取一剖面,以地下水面为界可把土柱划分成两个含水带,即地下水面以下的饱和带和地下水面以上的包气带。包气带中孔隙和裂隙等具有吸收、储存和输送水分的功能。1、包气带地面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包气带的上界面即地面。降雨到达地面后,一部分消耗于植物截留、蒸发、填洼等损失,剩下部分被分成两部分:超过地面下渗能力部分留在地表,其余部分渗入地下。分配的结果将雨水分为地面径流RS和下渗水量两个部分。
图312包气带地面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对一场总降雨量为P的降雨过程来说,雨强时大时小,有时i>fp,有时i<fp,下
渗到包气带土层中的水量I为:
而形成的地面径流RS为: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显然有:PIRS
2、包气带土层对下渗水量的再分配作用
下渗水量一部分以蒸发形式逸出地面,剩余部分又被分成两部分:首先补充土壤
缺水,超过包气带蓄水容量部分成为自由重力水。
若雨末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则:
IEWMW0RG
(38)
若雨末包气带未达到田间持水量,则:
IEWeW0
(39)
其中:W0降雨开始时包气带蓄水量;
We雨末包气带蓄水量;
E蒸发量;
RG包气带中能自由运动的重力水。
3、蓄满产流
包气带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前即未蓄满不产流,降雨全部被土壤吸收,补
充包气带缺水量;包气带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即蓄满开始产流,之后的降雨
扣除蒸发后全部形成净雨。这种产流方式称为“蓄满产流”。
f4、超渗产流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