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思路
卢龙县城关中学冯爱琴
本节课从总体上讲是一节概念教学课,依据新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结合本
节课知识的特点,充分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改变相关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加课堂容量。并设计合理板书,
加深对主要知识的印象,使学生清楚本节内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并采用启发类比和探究
建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情境设置生活化
本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初、高中教学的衔接,让学生初步了解“数
学来源于生活”,采用运用学生熟悉的物理课中功的概念背景,创设问题情景,意在营造和谐、积极的学
习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2.问题探究活动化
教学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机会以及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通过
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共享学习成果,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通
过师生之间不断合作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严谨性。
3.辨析质疑结构化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及时类比辨析探索、归纳总结,强化了概念理解,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助于
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系统,优化知识结构。
二、教学背景分析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
物理等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内容教材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概念,第二课
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通过物理中“功”的事例抽象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数
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其中
数量积的概念既是对物理背景的抽象,又是研究性质和运算律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具备了功等
物理知识,并且初步体会了研究向量运算的一般方法:即先由特殊模型(主要是物理模型)抽象出概念,
然后再从概念出发,在与实数运算类比的基础上研究性质和运算律。这为学生学习数量积做了很好的铺垫,
使学生倍感亲切。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阐明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上投影的概念,
1
f运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运算律进行相关的运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