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一方面来自本能,另一方面来自被自我所压抑的内容(早年的创伤)。代表人的自然性或动物性的一面,没有逻辑,没有道德,善恶等,服从于快乐原则。(2)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组织中的管理和执行机构,保持心理活动的完整性、协调关系。贯穿于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部分对本我的压制与防御,前意识部分涉及到对以往经验的利用,意识部分处于支配地位,同现实接触,接受现实的影响和超我的监督。遵循现实原则。(3)从自我中分离出来并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的部分,心理的高级的和超越个体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来自于父母和儿童身边重要他人、社会典范的影响,体现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4、阿德勒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①出生顺序:老大有强烈的权力和优越感,被过度保护,有较高的焦虑;老二(中间)有强烈的社会兴趣与手足竞争性;老么被娇纵,缺乏独立性。独子较少社会兴趣,期待别人的照顾。②早期记忆:揭露个人生活型态的最佳引导,是人们投射他们的生活风格的型版,它是个人人格的一部份。③潜意识梦境的分析:梦境包含我们对于目前问题的感触,以及我们想要如何去做。亦即:梦境具有情绪与动机的意义。5、奥尔波特提出的人格特质有哪些特点。①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②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③特质具有动力性。④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⑤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是相对独立的。⑥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⑦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任何特质都是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⑧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6、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他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具体)反应四个水平:(1)最底层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属误差因素;(2)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属特殊因素;(3)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4)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由持续性、僵硬性、主观性、羞耻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内倾类型),属一般因素。
f7、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①注意过程:选择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