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教师课堂教学中问题串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归类,确定研究的方向及关键的问题,明确了研究的基本途径,那就是课例分析,借助
f具体课例研究问题串设计的策略等。不同阶段研究中,课题组借助大型活动,如银川市小专题研究、校本教研、大型赛事等契机,针对具体研究的问题进行磨课、反思、归纳总结,时刻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调整、完善研究方法,明确课题成员分工,基本完成了个阶段的研究任务。
(三)、强化学习,更新理念为了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与能力,我校课题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强化学习。(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通过网络、听讲座、观看课例、外出学习等活动,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在这方面,学校支持的力度也很大,2014年11月份,2015年5月,2015年11月份,我校分别外派部分教师到苏州,银川、山东等地学习,提高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为有效设计问题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定期开展课题组理论学习,开展网络教研、课例观摩、研究课录像反思等学习方式,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在研究中,课题组检查做到“周会诊月小结”,每周确定主发言人,就一周研究的问题、困惑进行交流,其他成员进行会诊,提出整改意见;一月课题组成员组织一次小结,由不同校区、年级对研究情况进行小结,提炼可行性策略、方法,制定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并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课例一学期每人写一篇案例反思,一节优秀的课例设计,每学年撰写一份高质量的实验论文,及时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通过理
f论学习和反思,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进一步转变了思想,增强了科研意识,老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转变与创新,提高了对“有效性学习策略”方面的认识,同时对本课题的认识也进一步的加深,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014年11月5日,杨岐老师为课题组全体老师上了问题串教学观摩课;2015年3月12日,杨岐老师进行了讲座《问题串设计》;2015年10月13日,唐炜老师在全国“世纪杯”教学研讨中,进行了问题串模式下的课例观摩活动,取得的一等奖的好成绩;
四、取得的阶段成果介绍(一)开展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设计调查问卷(教师卷)》,对课堂中问题串的实施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具体分为知识型与教学习惯型,在知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1)问题串的设计脱离学生设计,问题设计过难,缺乏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