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终极预测题及范文:“高雅”与“世俗”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俗,相对于神圣的境界,它指人间或尘世相对于高尚的境界,它指平凡或平庸相对于高雅的境界,它指流俗或庸俗。但换一种思维,世俗还指接地气、有烟火气,算得上是一种别样的精彩或生活的妩媚。在世俗的维度里,也许神圣不过是一种虚幻,高尚的外衣下掩藏着虚伪,高雅可能意味着距离。
在生活的万花筒中,你如何看待“高雅”(“神圣”“高尚”)“世俗”?请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联想、感悟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段文字材料的内容分三层。第一层,从三个不同维度(“神圣的境界”“高尚的境界”“高雅的境界”)揭示出“世俗”的内涵,其中暗含着三组词语的正反对举(世俗一神圣世俗一高尚世俗一高雅),意在引导考生从多维度思考问题。第二层,用“亮点”思维看世俗,揭示了世俗的正面意义和价值接地气、有烟火气,是一种别样的精彩或生活的妩媚,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看问题,树立思辨意识。第三层,站在
f世俗的维度中审视“神圣”“高尚”“高雅”,那“神圣”可能变成“虚幻”,“高尚”可能掩藏着“虚伪”,“高雅”意味着“距离”,引发写作者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问题,更多带有哲理意味。三个层次,也意味着思维的三级跳跃:多角度看问题一思辨意识一哲理意味。
从整体来看,这道作文题虽然没有审题障碍,但很能考查写作者的素材积累、思维水平和写作能力。从立意的层面来说,这道作文题关涉二元话题(世俗一神圣世俗一高尚世俗一高雅),所以,即使写作有所侧重,也应该是在二元关系前提下的“侧重”,这是一个隐含的写作指令。文体选择方面,这道题目体现了较大的自由度,除了规范的议论文,也给记叙文、散文和小小说等文体留下了较大空间。范文展真正的风雅初读苏东坡之作,并不觉晦涩难懂,反而觉得简单深刻。因为根植生活,所以简单通俗因为感情深刻,所以高尚风雅。这让我想到“非世俗无以致高雅”这句话,在案牍劳形之外,有一点可以探究的雅人情致这便是真正的风雅。
f杜甫被称为“诗圣”,大概就在于此。因为他有一双洞察世俗的眼,一颗体察世俗的心。因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真切生活体验,所以心有苍生,道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将满腹才情融入世俗,于是成就了杜甫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