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临时固定骨折复位过程中应操作轻柔作到确实有效的制动防止或减少局部的损伤以减少脂肪滴进入血流创伤后15d内应定时做血气分析或胸部V线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
【护理观察】
1、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1015mi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同时应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准确记录。发现问题
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
2、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常。若病员呼吸频率在30次mi
以上或8次mi
以下要立即检查给氧装置是否通畅。呼吸道是否通畅。必要时行器官插管或加压给氧停氧时应先降低流量逐渐停用使呼吸中枢逐渐兴奋不能骤停。
f3、观察皮肤色泽检查颈前胸及腹部皮肤出血点是否消失一般在13d内完全消失。轻压口唇指甲时观察苍白区消失情况苍白区消失大于1s为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或淤滞现象小于1s则为病情好转。
4、观察病人的出入水量伴有休克时应留置尿管每小时测尿量1次应不少于25毫升或每千克体重不少于051毫升。
骨筋膜间区综合征护理
【概念】
创伤后骨筋膜间区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区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好发于前臂和小腿。
【临床表现】
以局部症状最为突出表现为伤肢明显肿胀、疼痛、麻木手指或足肢不自觉屈曲状态肢体变硬出现张力性水泡、皮温降低、皮色暗红或有紫斑压痛明显远端肢体活动受限被牵动拉时疼痛剧烈甚则肢体远端发凉苍白或紫绀、脉搏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导致肌肉挛缩或坏死。
【护理要点】
1、松懈所有外固定物将患肢放平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严禁按摩、热敷、烘烤必要时冷敷。
2、观察患肢疼痛的性质创伤后肢体持续性烧灼状剧烈疼痛并传向远端且进行性加重为PACS最早期症状。
3、观察患肢肿胀情况PACS病人肢体严重肿胀坚硬无弹性皮肤常起水泡。鸡肉坚硬如束条严重者肌肉呈圆筒状僵硬。
f4、观察患肢的情况病人常有蚁走感、麻木感。
5、压痛及牵扯痛明显压痛是PACS的重要特点。
6、观察患肢皮肤颜色PACS病人早期肢体末端潮红皮温稍高继而皮肤光亮菲薄进一步发展则呈暗红色或紫暗色皮肤温度降低有时可出现大理石样花斑纹最后皮肤呈败革样改变。
7、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受累肢体末端早期微血管充盈基本正常但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后期肢体末端可呈苍白或紫绀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动脉搏动消失但无脉不是PACS的绝对指征。
8、观察患肢功能PACS病人常因受累间区内神经纤维和肌肉缺血患者早期可有肌力减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发生肌肉坏死纤维样变而出现手足畸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