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广、种类多、级界宽、变异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1、个体小测量单位:微米或纳米;最小:火星陨石中发现的细菌化石(直径10
m);最大:德国科学家HNSchulz等1999年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的一种硫磺细菌(sulfurbacterium),其大小可达075mm,Thiomargarita
amibie
sis,—纳米比亚硫磺珍珠‖。2、结构简:无细胞结构(病毒);单细胞;简单多细胞;3、胃口大:4、食谱广:微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食谱之广是动植物完全无法相比的!5、繁殖快:大肠杆菌一个细胞重约1012克,平均20分钟繁殖一代;6、易培养:很多细菌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人工培养;7、数量大:在自然界中(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生存有大量的微生物!8、分布广:人迹可到之处,微生物的分布必然很多,而人迹不到的地方,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9、种类多: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微生物的种数“多”;10、级界宽:Whittaker的五界分类系统;魏泰克(Rwhittaker)于是1969年提出的五界系统(细胞生物)。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Woese三原界分类系统:真细菌界;古生菌界;真核生物界11、变异易:微生物个体一般单细胞,且常为单倍体,加之繁殖快,故极易发生变异。如青霉素产生菌产黄青霉(Pe
icillumchrysoyse
um)产量变异:1943年,20单位ml发酵液,现在达1000050000单位ml发酵液。12、抗(逆)性强:A抗热:有的细菌能在265个大气压,250℃的条件下生长;自然界中细菌生长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13℃;有些细菌的芽孢,需加热煮沸8小时才被杀死;B抗寒:有些微生物可以在—12℃—30℃的低温生长;C抗酸碱:细菌能耐受并生长的pH范围:pH0513;D耐渗透压:蜜饯、腌制品,饱和盐水(NaCl32)中都有微生物生长;
3
fE抗压力:有些细菌可在1400个大气压下生长;
第2章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一、无菌技术(aseptictech
ique)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1)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器具事先不含任何微生物;2)常用的器具有:试管、瓶子、培养皿(Petridish)等3)常用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灭菌;高温干热灭菌。2、接种操作操作过程:在转接、培养微生物时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无菌操作:1)火焰附近(酒精灯、煤气灯)进行。2)在无菌箱或操作室内无菌的环境下进行。二、用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