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增强了覆土层的透气性,而且增强了覆土层的持水力,为双孢菇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覆土层石灰的加入,可提高覆土层的pH值,抑制杂菌的感染,又可提高双孢菇的品质。
当培养料内菌丝大部分长到料底时,方可覆土。若遇到26℃以上高温,应推迟覆土。覆土前,要整理床面,主要是检查螨类及氯霉菌块等,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彻底清除在覆土前。还要检查培养料含水量,如过干,要在覆土前2~3d,喷pH值为8左右的石灰清水。覆土前还要采取一次全面的“搔菌”措施,即用手将料面轻轻搔动,拉平,用木板将培养料轻轻拍平,可以使料面的菌丝受到破坏,断裂成更多的菌丝段,调水后菌丝纷纷恢复生长,往料内和土层生长的绒毛菌丝更多、更旺盛。在覆土前7d左右,将覆土材料混合均匀,摊放在菇房附近的空旷地面上,用1甲醛溶液喷在覆土上,然后拌匀,并用薄膜密闭覆盖24h后待用。在覆土的前一天,将覆土调至半干半湿状态,使土用手捏成团,撒地成散即可。第2天用器具将土均匀倒入床面,并用手摊平,覆土厚度一般为3~4cm。
4覆土后管理
41水分管理
覆土后采用慢喷、细喷水雾方法,将覆土层调至水分饱和状态,使培养料表面稍有渗水,但不要渗到培养料内。覆土调水要在菇房门窗全开状态下进行,不喷关门水。调水后要连续通风10~12h,使土表水迹收干,此时保持室温22~25℃,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接着进入菌丝爬土生长管理阶段。
42杀菌除虫
覆土后第3天,用蘑菇专用高效杀菌剂,均匀喷洒在覆土层上和床架四周及菇房内壁,防止杂菌侵染。
43耙土
覆土7d后进行耙土。耙土也叫“搔菌”,以耙透覆土层而不破坏培养料层为宜。耙土可进一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菌丝在土中均匀生长。耙土后,继续保持22℃以上温度,促使菌丝再次萌发,均匀爬满整个土层。耙土后第4天,要在夜间外界温度较低时最大限度地换气,把菇房内温度降到16~18℃,并适量喷水,菌丝就会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进入出菇阶段。
5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工作重点是正确处理喷水、通气、保湿三者关系。既要多出菇,出好菇,又要保护好菌丝,促进菌丝前期旺盛,中期有劲,后期不早衰,达到高产、
f优质目标。
当子实体原基达到黄豆大小时,开始给菇床大量喷水。保证菇房的空气湿度在85~90,菇量多要多喷,菇量少要少喷;以间歇喷水为主,以轻喷勤喷为辅;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采收前1d不宜喷水,以免影响下批菇的正常生长。喷水以每天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不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