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双孢菇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从培养料准备和配方、培养料堆制发酵、覆土、覆土后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双孢菇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双孢菇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孢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近年来,阜阳市双孢菇产业发展较快,但是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双孢菇栽培仍然采用传统栽培模式,人工操作,产量偏低,经济效益不高。科学合理的培养料配方及优质的培养料是双孢菇栽培高产、优质的基础。机械翻堆技术的应用及覆土材料的改进是双孢菇栽培优质高效的关键。精细的相对温度、湿度、气体管理工作措施是双孢菇栽培高产、优质、高效的保证1。
1培养料准备和配方
双孢菇属草腐性真菌,栽培所需要的培养料主料有稻(麦)等禾本科作物秸秆及牛粪、猪粪等畜禽粪便,辅料有石膏、石灰、尿素等,这些原料必须在每年8月前准备好。猪、牛粪最好在冬季积存,因为这段时间喂的精料多,粪的质量好2。要求粪晒得干,细碎无杂质,麦草新鲜未淋过雨。这些原料必须科学合理搭配。堆制发酵前所需CN比应控制在(31~33)∶1,堆制发酵后,CN比应控制在(17~18)∶1。以下是科学合理的培养料配方之一:干麦草50,干牛粪45,石膏1,石灰2,过磷酸钙1,硫酸铵05,尿素05。
2培养料堆制发酵
培养料发酵过程的建堆是费工费时的生产过程。在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建堆和翻堆可采用机械操作,大大减少了用工量,同时节省了劳动时间,使双孢菇栽培向机械化、现代化迈进了一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改变传统的一次发酵技术,推广应用二次发酵技术,即培养料前发酵阶段和培养料进房后二次发酵阶段34。二次发酵技术的应用,使培养料充分腐熟,更好地改善了培养料的理化性状,为双孢菇生产的优质、高效提供了有利条件。具体安排如下。
21堆制时期
根据气温情况及双孢菇菌丝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选择8月上旬为最佳开始堆制期。
22预堆
在堆制前2~3d,将麦草截成20~30cm长,用05石灰水湿透,采用边浇水边翻动的办法,直至每根麦草都吸足水分,然后将麦草临时堆放在料场内。堆料场应选择地势较高,离菇房和水源较近的地方。在建堆前3~4d,干牛粪也
f要调湿,含水量掌握在60左右。拌湿后,与尿素混合建成堆高和底面直径各为1m左右的临时堆,每隔2d翻动1次。粪肥预堆的目的是使培养料建堆后能迅速升温发酵。
23建堆
所建料堆要求南北朝向,有利于发酵。若栽培100m2的培养料可堆宽20~23m、高15m、长12~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